人情為屋瓦,交工為樑
撰文 / 方雅慧
104學年度第一學期起,我所參與的實踐型教學創新工作,開始透過「人道建築的在地實踐」和「社會設計方案規劃與實踐」兩門新設課程,與業師和專業系所老師進行實質的共同教學,嘗試發展課程設計與場域的實作規劃,以探索面對台南在地鄉村轉型課題可能的解方。
「人道建築」除了引介建築的人道實踐案例,與各國就地取材的社會實踐經驗探討,也針對一處基層公衛警政闕如且廢校的山村進行廣泛的地方探索,學生們以第一手社區踏查資料轉化為意象,作為與當地居民與外界認識在地生活處境的溝通媒介。「社會設計」在促進校內進行的遠距課輔融入每月定期面訪,根據當地孩童年齡與生活經驗量身設計思考活動,鼓勵孩童認識自己的周遭環境,並發掘自己可以逐步改變的可能。
今年寒假,幾位同學以【人道建築】其中一個未完成的土角厝模型為名,重新組合成「蓋房子」工作小組,在廢棄國小空間中上工。來自不同專業背景、多數為非專業建築系所的學生,加上三不五時國中小的孩子們加入工作,當大家滿手是泥的同時,才從實作中開始或拼貼、或還原、或對論怎樣"蓋好"這個模型屋,定義擬真的品質要求。 為期一周的工作期間,參與搭建工程的學生們,和社區耆老之間、和社區協會幹部/理事長、同儕之間、和孩子之間,展開了一個跨領域共創的旅程。大夥在現在被當作餐廳的空間中蓋模型,無形中就是一種存在,常常有社區的居民,或者遊客進來駐足觀看。在社區現場的施作,少了和城市中學校在空間距離的阻隔,模型本身就能創造對話。帶頭的建築所助教們帶著菁英養成建築訓練摸索,也在關鍵施作上受益於來自在地師傅的經驗知識,順利地突破構築過程中遇上的瓶頸。
|方雅慧|
成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在此同時,不時來訪的協會幹部們和居民,以另一種方式共在著。他們常在細看模型時,落入片刻的寧靜。有人哽咽、有人似乎回到自己過去在這樣的空間的歲月之流。他們帶在身上的生命故事,即便無聲,仍讓那個工作空間變得有溫度起來。
從人智學的觀點來看,建築,是面向世界的渠道。一邊看著同學們逐步地將羅家古厝縮尺模型的成形,我一邊也思索著:透過實作中的團體協商,同學們最終了心願、趕在過年前幾年完成了"模型",究竟所能連結的在地生活記憶,能否浮現這離散山村一點點共享的集體意象呢?
隔了新年假期後,我為了新學期課程實作,再次造訪這山村。當和理事長談起接著這半年想要聯繫已經失散的岡林國小校友,徵求過去就讀國小的生活照片時,他突然若有所思。片刻之後,對著我說,「這群寒假在這裡蓋模型屋的孩子們,他們工作的照片,也要展出來!」他的眼神與說話的語氣,是認真的,土角厝模型屋,能勾起居民過去生活的陳年往事,也是學生們身心投入的共感歷程。當兩種情感經驗交會並遇見彼此時,生命能夠感動生命。
在這廢校近十年的校舍空間中蓋模型屋,以一種社區和大學生新的共同協作關係,延續了山村生活的情感,並具現在實體的模型屋。縱使歷經廢校、公共資源撤守,只要有韌性、有希望,社區意識感就能撐起這片山村。豁然明白,原來,建築是「在世」和「為世」的動詞。以人情為屋瓦,交工為樑。
開創人情復育的所在,就是認同之所在。
製作模型的現場,也成為孩子們學習的教室。最後一天趕工時,幾位來”助興”的光禾華德福學校的小朋友們,在幫忙成大哥哥姐姐之餘,即興地運用手邊的土角和碎石排出了他們的家屋模型。(楊雅婷攝)
206的台南震災,公舘社區因近臨近震央,震級達6.3級。所幸社區沒有重大傷亡,且土角厝模型仍屹立不搖
寒假學生自主發起的土角厝模型工作營,繼續挖掘土角厝構築的經驗知識。
圖左: 這個模型屋的工作基地,讓孩子、年長的居民和大學生可以在空間中交會,展開微妙的跨世代互動 / 圖右 : 在社區生活的現場建造模型屋,創造了居民可以拋出自己對構築與聚落生活經驗,以及學生同儕間互相討論的社會空間(方雅慧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