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淺談自立營造/製造:

土角厝縮尺製作為例

撰文 / 陳建彣

在上土角厝的屋樑過程,需製作雙方相互協調,配合彼此的速度及施工順序,才能整齊劃一的將屋樑置上。

     早些年聽到「自力營造」這個詞彙的時候,大多是在偏鄉或是地方社區,面對公共資源的不足或是經費上的考量,透過親自挽起袖子,地方居民同心協力,搭建起屬於社群共享的屋子;互助、共榮、共享、互惠,是在建造的過程中共同的收穫。交織而成的,除了有知識、經驗的傳承外,更多的是更加深刻熟悉的汗水與淚水。在那個交通運輸尚未發達,生活節奏緩和溫潤的年代中,建造一棟房子,不用急急忙忙地趕工,不用大量生產的開模製造,而是步調紮實,攜手共構的建築家園。 對應到而今現正流行的MAKER-自力製造,想到的卻是隨著科技的進步而普及的3D-Printer、雷射切割、CNC等等的工業化的機械產品,可更加深刻的精神究竟在哪裡? 2016年的寒假,因著一堂名為「人道建築」課程啟發的我們,延續著自我的收穫進入社群,透過建造傳統土屋的縮尺模型,想探究那曾經為人津津樂道的精神與感動。

 

 

 

 

 

 

 

 

 

 

 

 

 

 

 

 

 

 

 

 

 

 

 

 

 

 

土角厝,是個在老一輩的記憶中,是個稀鬆平常的詞彙。為了要還原傳統的工法,我們透過一連串的耆老訪談與現地調查來了解過去。從中我們發現到,隨著時代科技的進步,工法的演進也不斷地在改變,從過往由石塊堆積而成的地基,到中期加入混凝土砌石而成的工法,到現代改由鋼筋混凝土澆灌而成的的地基結構;在材料與工法的種種演進上,某些程度上能反映著現代建築追逐快速以及效益的演進。 此番透過縮尺模型重現土角厝的建造步驟上,我們挑選了目前依舊保有原狀的羅姓聚落作為觀察對象,並選定較為重要的廳堂為建築的縮尺重現;藉由實地的測繪,以及工法的訪談推敲,最終我們決定使用砌石的方式,來模擬較為古早的構築樣態,並透過現代化雷射切割的模板,作為製作1/10土磚的模具。步驟上費時了多日將地基砌成,並將深掘底層的泥土,篩掉石子後,混入稻草、清水製作成黏土,再將其壓入模具之中製成土磚,曬至乾燥硬化之後,以交丁的方式堆砌而成。最後以木板為門框,以木架為頂上大樑,輔以稻草作為部分遮蓋,最終完成縮尺模型的建造。 用有如傳統的方式製作縮尺模型,除了材料與構築的經驗學習外,最為有趣且深刻的體驗卻是發生在構築的過程,從拌土、壓模、製作到最後的堆砌,使用的並非是種高深的技術。消磨了最初的新鮮感後,接踵而來地是枯燥乏味又單調的建造過程:一再重複的製磚、堆砌、拌土、再製磚、再堆砌、再拌土…有太多乏味的時間需要透過與同伴彼此的交流,相互的關心才能堅持到最後;因著大量地分享、溝通、甚至是爭吵,深刻的經驗讓我們這一群人更加了解彼此,也在最後協力製成了如此完美的作品。 這樣經歷讓我不禁思考著,備受人們所推崇的自力建造或是自力製作,所營造的或許不只是那最後的成品,與能夠節省多少資源開銷,而是那在過程之中人們相互共享,彼此交流所營造出的公共意識。

 

 

 

「土角厝」,在現代人的眼中,或許只是棟普通的土屋,但對我們來說,是交織扶持的意識創作。

|陳建彣|

成功大學建築所碩一

成功大學  [人道建築的在地實踐] 課程助教

傳統的土角厝在製作上,土磚及施工皆為是人力徒手製造,因此充滿了手工的氣息。如何維持手做上,垂直與水平的構築關係,是經驗的傳承。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