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走進山村生活,

看見塑形中的今昔聚落記憶

撰文 / 黃詩方

 

已過的那一個學期,我修習了「人道建築的在地實踐」,一堂開在星期天下午的特殊通識課程,就此開啟了我們這些學生與公舘社區的故事。

  

雖然這堂課的名稱似乎顯示著我們這些學生會為這個人口不斷老化、流失,政府資源漸漸裁撤的社區做些人道關懷的幫助、改善計畫等等,但是事實上,社區所面臨的問題是龐大且複雜的,並非短短一個學期的時間,我們這些學生就能做甚麼,更甚至,我們其實做不了甚麼,真的完全是以一個學習者的身分來到社區。我們學習觀察,學習怎麼了解一個陌生環境,並且發現它的問題和特殊現象;學習怎麼樣與人站在同樣的立場和心情;更學習如何溝通,並思考如何架起溝通的橋樑,也學習類似專案的實務經驗。我們完全不是幫助者,而是共同工作者,更是學習者。

 

3/13日這天,我們再次來到公舘社區,藉著上學期的土埆厝模型成品,我們舉辦了一個座談會,想藉著這個模型,開啟與居民之間更多的對話,試著讓這些字句使我們能認識這個社區,認識這裡的居民更深入。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有時候身體力行,比語言描繪更能讓人切身明白身於其中的感受,因此,我們的第一個活動是邀請大家來和我們一起印土磚,讓居民親身感受所謂傳統建蓋技術的凝聚力(傳統的工法耗時,費人工,因此村裡的大家常會互相幫忙,也藉此有更多關心、了解對方的談天,所以大家的感情就在自然而然中變得緊密了)。

 

 

 

 

 

 

 

 

 

 

 

 

 

 

 

 

 

再來我們也請大家針對家鄉的印象捏塑陶土,並和他們一起回想和公舘社區有關的所有故事,使我們能和這些居民熟絡,也能透過這樣的談天、訪問了解居民的心情和想法。

成功大學台文系一年級

參與成功大學  [人道建築的在地實踐] 、[社會設計的方案規劃與實踐]課程之學生

|黃詩方|

專心印製土磚,思考如何能印製的更漂亮的居民們

大家發揮創意的陶土捏塑。有的是家鄉印象的回憶;有的是心裡所想的自由創作。

居民、志工找尋社區回憶地點的身影。

 

曾經,我迷惑,雖然我們還是以學習的身分前來這個社區,但我們仍盼望能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做些甚麼,或者提供些新的想法也好,可是分組的工作,不管是土埆厝模型、地圖還是社區故事動畫,怎麼看都只是單方面呈現我們所看見的公舘社區,並且我們所看見的問題也是社區早已發現的,感覺並不能引起甚麼新的發想或作為,使我思考自己這樣進入社區的意義是甚麼,並質疑這堂課和「人道建築」關係。最後經由和老師的討論得出:「建築」和我們的生活有關,所以更廣義的來說,建築可以是生活,而我們這樣進入社區,和社區居民的互動,可能會讓居民發現,原來有人願意關心自己,即使我們這些學生做不了甚麼,但這樣和居民聊天的過程中,或許會讓居民感到開心,覺得我們為社區帶來一股新的活力與氣象。

 

經過上學期末的成果發表,寒假的土埆厝模型建蓋和本次的座談會,我不斷看見居民的記憶,透過這個模型被引發出來,例如:以前聽師傅說是怎麼蓋的、自己在偶然中幫過甚麼忙、童年是怎麼在土埆厝中度過的……大家的心情不斷藉著這個模型作為橋樑通到我們這裡,我看見他們的感動,他們更表示很開心看到我們常常去到那裏。而我自己也在看著他們訴說故事和認真炫耀自己土磚做的很美的過程裡,使我發現:原來「幫助」可以這麼簡單,「讓人快樂」可以用這樣微不足道的方式;自己原本的迷惑,更藉著不斷的參與而得到解答與應證。

 

雖然「人道建築的在地實踐」這堂課結束了,但我們成功搭起了對話的橋樑,還有許多想法正在萌芽,社區會繼續往前,而我們人道建築的學生也因著上學期的參與,期待能和社區繼續共同工作並見證他們和我們自身的成長,因此這學期仍會以不同的方式繼續參與後續的行動。

在學生的協助下,居民和志工們從山村生活回憶中,寫下自己的重要事件,在地社區和台灣社會重要的事件,逐漸拼貼集村的聚落歷史。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