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尋根˙開創場域工作營

活動時間:2016年10月14日至2016年10月16日

​活動地點:台南‧左鎮

A group photo with all of the children, a great way to end the first day

尋根 與 開創

  -跨領域課程地方探究場域工作營籌備有感

方雅慧


四百年前,你就站在這台地
以眺望之姿,護持著部落的子民
當黑夜褪去,朝露才喚起華澤蘭甦醒
你已轉身朝山而行,行徒手農耕儀式
敬虔地耕耘著土地,向地母求取哺育孩子的乳汁
百年來,歷經兩次地牛翻身,大自然的怒吼
多處校舍與傳統家屋因此崩塌
也遭逢每年夏秋之際的疾風驟雨,考驗的命運再次向 聚落的子民走來
唯獨依舊的,是如同信使的風
在行腳之間
傳唱了幾百年來在這山谷間不滅的先民傳說
你是,有著人的身形的風
健步如飛,連奔騰的馬都不及於你
縱使物換星移,聚落老街牌樓藏不住被歲月洗刷的頹傾
在有西拉雅大草原之稱的學校操場上
孩子們身上流著西拉雅的血液
往他們澄澈的眼眸看深去
小小的身軀,藏著和山一樣悠久的過去
這有著文化原型的靈魂,意識正等待著再次擦亮
以新的時代精神現形
尋根,是為了探尋山之子民的曾經
學習著將自己觀看世界的視角歸零
身心投身和地方老小一起共工共學
借秋風作引信
遁入時間之流
追蹤著時代中已屆佚失 先民蓽路藍縷的足印
為的是
能由心的底蘊 諦聽
Siraya,我真實存在
這讓心魂 鳴鼓地動地共震著的 字詞
並能再次於天地之間
發聲

概念遊戲   2016/10/14/8:00~8:30 p.m.

第一天晚上,成大三個課程第一次齊聚在左鎮岡林國小,方雅慧老師以簡單的遊戲來將大家連結起來,遊戲之中隱隱約約也訴說著資訊整合的要件。

腦力激盪   2016/10/14/8:30~9:00 p.m.

集合大家的能力,將自己的興趣、才能、知識提出。

農活   2016/10/15 /8:00~9:30 a.m.

工作坊前夕團隊得知颱風無情的摧毀了農友們辛苦開墾的土地,特地安排了學生們共同幫助當地農友恢復颱風前的樣貌。

踏查2016/10/15/10:30~17:00

路線一:

以腳踏車作為交通工具來進行實地訪問的組別,行程從左鎮國小集合出發,沿路經過老街、圖書館、口社寮、導演家、李家古厝,最終返回岡林國小。過程中交給孩子們使用拍立得相機留下大家身影。

騎車之餘當然也得自娛,路程中開心的小自拍。

到了中午用餐時間,孩子們仍能有活力的嬉鬧著。

兒時到圖書館第一件事是拿書嗎?錯,是跟同伴追趕跑跳。

所以當被問起哪本書是你們最喜歡的? ...........(鴉雀無聲)

一位返鄉青年敘說著在西拉雅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阿立祖。

導演家的幫手講述他對於該地文化與歷史的看法。帶領我們見識了瓷藝工作室與燒瓷窯。

路線二:

岡林派出所集合上車,前往慈蓮寺、李姓民宅、慈媽宮、王家燻羊肉以及綠谷西拉雅等地。

候車之時,與該派出所員警談天。

燻羊肉的里長伯說著社區的發展狀況。

上車後大家七嘴八舌地進行討論。

綠谷西拉雅的長老介紹西拉雅的歷史,正名的過程,以及透過音樂來說明西拉雅文化。

路線三:

與路線二同時在派出所集合準備上車,沿途去拜訪當地居民,以及一個麵包窯。

2016/10/15/傍晚:

大家回到岡林國小用完餐後,開始整理一整天下來所得到的資訊,並把這些資訊用照片與便利貼的方式,匯集在大地圖之上。

2016/10/16/分享活動給居民知悉 :

孩子們認真地詢問左鎮一些可能還未有明確記錄的歷史記憶,也給居民們介紹了成大的這項活動。

2016/10/16/社會性優律思美 :

運用肢體的舞動,感受空間、環境、氣流的變化,調節自身吐息,傳遞一份信念。

2016/10/16/植物的自然觀察_藝術表達 :

悠閒而有意的對大自然進行觀察,從自然之中找尋一份感動記錄下來。

2016/10/16/創作展示 :

在現場實作時,社會設計課同學以策展人身份,分組協助各實作活動的進行並記錄,也有組同學到街頭拜訪,邀請居民來參與成果分享會。

​人道建築同學則是帶領孩子們進行創作並搭建秘密基地。

帶領小朋友開始構想秘密基地的樣貌。

施工過程中,與孩子們討論、確認設計圖。

施工過程與老師進行討論及工法傳授。

三角柱空間秘密基地完工合影。

與孩子一起對竹料加工。

錐體空間完工留影。

準備秘密基地的材料好進行搭建。

大小朋友共同製作意象地圖,將三天的所見所聞,以隨意形式與他人分享。

方形屋組完工合影。

小朋友分享他們的意象地圖,地方教會的青年一同來聽講。

2016/10/16/活動反思 :

歷經三天各式各樣的經歷,大家開始思考這幾天的收穫,以及整理自己對於左鎮社區或是對於自己生命的看法。

背景簡介:                                                                                                                                             

撰文:林達宏/成功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在既有兩年與左鎮地區合作的基礎下,今年將主要工作場域從左鎮旅遊服務中心(過去的岡林國小)擴大到左鎮國小,並且配合著左鎮西拉雅文化的復興運動,為這次活動進行規劃,除了讓成大的參與者分組帶領左鎮國小的學童實地去拜訪當地居民,蒐集一些關於當地生活的資料外,同時也藉此機會關懷當地長輩的生活狀況。

          另外因為活動前連續的強烈颱風,對當地的農地造成不小的災害,因此特地在這緊湊的活動行程中,安排了一段時間,運用最直接的體力活幫助當地農友,期盼當地能盡快恢復颱風前的樣貌,也盼同學們看到居民們為此而展露笑顏時的模樣,找到些許意義。

          活動亦添加了訓練參與者對於事件表達能力的元素,人道建築的師生藉由優律思美這項活動,以身體為媒介來感受空間與環境,像一名舞者一般,用肢體去傳達理念;社會設計與自由軟體的學生們則是提升自我對環境的敏銳感,從一片葉子、一朵花、一棵樹來引發感觸,並用語言來傳遞給他人體悟。

           這次工作坊的尾聲,團隊分成四個小組帶領孩童們去構建秘密基地以及創作出左鎮的意象地圖。實際搭建的過程中發現,這群孩子們適合動手創作,孩子們從頭到尾專注地與成大團隊共同工作了三個多小時,期間更不斷湧出想法,告訴成大學生說:「我要在這兒放張椅子,那邊加跟柱子,柱子上還要掛樹葉當裝飾。」因為這個的機會,不少成大學生對於孩子們最初的看法有所改觀,而孩子們也因為自力建構基地取得了成就感。

          透過這次的活動,希望參與學生對於當地能有更實際的了解,使日後在當地進行構築施工與設計時擁有更多的想法,更希望所有參與者開始探索自己的內心,讓自己因為心中的不確定,明白真正的自我究竟是什麼樣子。

活動脈絡:

*左鎮國小教師社群專業發展 2016年10月起

*地方探究,文化溯源 2016年10月14日-10月16日

*學校歷史工作坊 2016年 12月03日

*場域工作成果發表/部落學校與部落永續學習-未來情境規劃 2017年 01月07日

*美感校園(代間學習)工作假期 2017年寒假

山村有教室:服務學習及青年公益行動者培力計劃

|主辦單位|

成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成功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課程組)

成功大學教務處、校級服務學習推動小組

|指導單位|

科技部、教育部青年發展署

|參與課程與學生社群|

社會設計的方案規畫與實踐(通識中心)、

人道建築與在地實踐(通識中心)

自由軟體與社群發展(資工系)

人道建築與在地實踐/社會設計課程修畢學長姐

|工作營籌備網絡|

成功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課程支援小組、公舘社區組

成功大學校級服務學習推動小組

建築系簡聖芬老師、資工系楊中平老師

台灣義築協會簡志明執行長

|在地網絡與個人|

公舘社區發展協會、左鎮國小、岡林教會(依筆畫順序)

光禾華德福教育實驗機構、社會性優律思美工作者 詹前轍

臺南市西拉雅文化協會萬淑娟老師

林雅茵建築師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