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孟頻|
社會工作專業工作者
左鎮國小生活舞台設計觀察:
如何運用空間讓在地脈絡與人的需求聯結?
撰文 / 李孟頻
2月10日,受到雅慧老師邀約,讓我參與了成大與左鎮國小合作的生活舞台設計案,說來慚愧,雖然本身是台南人,但卻是我生平第一次來到左鎮這個地方,之前對於左鎮的印象僅依稀記得高中歷史課本有提到左鎮人化石。
初次踏入左鎮國小,校園面積不大,來的時間正值寒假,有來自遠東科大的學生為左鎮國小的學生舉辦寒假育樂營,到處充滿着孩子們的歡笑聲,也讓我腦海裡回想起之前帶領志工前往海外社區小學服務的場景。
此次的任務是要向校內老師說明生活舞台的提案,並與他們討論想法,一進教室第一個吸引我目光的是每張桌子上都有貼的姓名條,除了學生姓名外,還有一個羅馬拼音及中文名詞(例如:Mata 眼睛),直覺地認為是學生英文名字及綽號,心想這些學生的綽號也太特別了吧!
簡單場佈後,左鎮國小的老師們陸續進入,雅慧老師開始帶領老師們討論,雖說是討論,但確切來說比較像是在帶領老師們做腦力激盪,引導他們從自身的教學現場,發想可以怎麼運用生活舞台與學生、社區創造不同的體驗,從旁觀察,可以發現老師們對於這樣的討論方式充滿新奇(包含貼便利貼、與他們分享的案例等),但從他們與我們分享平常的教學情形到對生活舞台的想象,可以聽得出來比較少從為學生的角度出發,在學校創造一個新的空間能為校園、社區創造出什麼樣新的可能性,對於習慣“有什麼就用什麼”教學方式的老師們是很困難的。
在小組討論時,我們這組討論的是,如何設計活動讓生活舞台與社區連結,也從中瞭解左鎮社區的一點樣貌,因為在偏鄉,校內學生居住分散,一半的學生須靠校車接送上下學,最遠車程約一小時,社區內有非常多的新住民,學校學生有約百分之五十的學生是新住民、隔代教養的子女,但社區觀念偏向傳統,多半的外籍配偶多數時間是被禁止出家門的,所以社區也不會有什麼為新住民舉辦的課程。
整個與老師們的討論的場景,一直讓我覺得與之前在從事海外服務,與社區討論的場景非常相似,在社區做每項計畫時,我們都會與社區重要幹部與參與居民討論並詢問他們的想法及意見,但大多數的時候,社區都會覺得我們發想出來的方案很好,沒什麼意見,只要我們投入他們也會願意配合,但在計劃實施一段時間後,我們在追蹤成果時,發現一些方案社區只持續一兩次後就沒再持續進行了,回過頭詢問社區原因,有些是說這些計劃與他們之前想像的不一樣,有些是覺得這些計劃沒有解決到他們的需求,詢問他們的需求是什麼,他們多數時也講不太出來。
現在回想當時的挫折感還是在我心中,也開始回頭反思這些計畫沒有持續的原因,對於已經習慣某種特定方式生活的人包含我們,要跳脫思考本來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我們可能都知道自己想要的目的或結果,但要如何達到多數時間都是模糊想不出來的,而做為社區工作者的我們,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協助社區化需要為需求,協助他們說出心理底層的話,但大家都知道這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需要花時間與社區相處,瞭解在地脈絡,不斷持續的嘗試,才有辦法完成的事。
會後,因對於桌上的名字條還是充滿好奇,於是問老師名字條羅馬拼音跟名詞的意思,才知道左鎮區為西拉雅族重要居住區,政府為了讓左鎮保存西拉雅特色,在學校開設西拉雅語課,希望左鎮的孩子能傳承西拉雅文化。我不禁想超過一半的孩子為新住民的子女,哪種文化對他們來說才是最重要的呢?如何運用生活舞台的空間,不是只與過去脈絡聯結,而是讓真實地在地脈絡與社區的需求去做連結,我想才能創造生活舞台最大的價值。
分組討論課程與在地文化如何與舞台搭建合作
各年級導師敘述該年級現有課程進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