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團隊|             成功大學社會實踐跨領域課群教學團隊

|團隊成員|   方雅慧、簡聖芬、簡志明、陳建彣、林立竺、楊中平、張秀慈、林達宏、李定衡、顏志倫

和老小共學在地知識 共作生活舞台

撰文 / 方雅慧

          成大人社中心結合透過教學引介校內專業系所走入散居山村型態的左鎮地區,意圖 在大學內部教學社群更多人能從自己的專業角度出發,透過在地連結與展現同理,化成 實踐行動的力量,嘗試協力在地人士塑造渴望的社區未來。

          我們試圖透過課程共同授課與橫向跨課程協作的教師團隊,包括了「社會設計的方 案規畫與實踐」、「社會設計的引導與協同領導」、「社區規劃與社區發展」等社區營造概 念的課程,以發展兒童設計思考的培力活動,連結社區協會和學校地方本位課程創新。 透過這類創新、跨領域結合的方式,以人為本的實踐手法,讓參與者在文化調查、人文 關懷、行動設計之中培養協同工作和探究能力,不同專長的每個人都能為社會做些事。 「人道建築的在地實踐」的通識課程,帶領來自各學系的夥伴一起實踐出有溫度的建築, 以拜訪居民、音樂動畫創作、地圖繪製、土埆模型研究製作、繪本製作等等方式。因著 連結到西拉雅文化議題,這學期起也合台文系和資工系老師,與西拉雅文化協會開設語 文復育與線上教育課程。

          雖然在台灣土埆厝相當普遍,但左鎮地區白堊土土質與其他地方相比更是適合建造 土埆厝,初期教學團隊回應社區協會的需求進行土角厝調查,透過課程組合建築專業和 通識課程學生進行測繪、研究與紀錄保存,也延續到 2016 年寒假時團隊成員和協會共 同完成羅家古厝的縮尺模型,並也邀請社會志工和同學們一起透過體驗印土角模,一邊 進行社區發展歷程的回顧。從這幾次共同製作的過程與成果展示,來勾起當地居民所淡 忘過往生活的點滴回憶,引起居民們的關注與興趣,讓居民開始樂於分享自己對於土埆 厝的了解,以及在土埆厝中生活的趣事。在完成羅家古厝模型之際適逢 206 地震,我們 也在第一時刻得知李朱川爺爺因 2016 年 2 月 6 日美濃大地震毀壞的土埆厝故事,隨即 規劃課群中的三門課程,於 4 月底進行在地韌性工作營,策畫了第二波土角厝調查和兒 童社區探險隊,帶領左鎮國小兒童拜訪李爺爺,訪談並記錄下李爺爺的建造土角厝的歷 程,成為學童該學期生命教育的實踐行動。

          經過兩學期的同學分組接力,衍生出多個益智遊戲和活動,讓孩子們學習空間概念 與團隊合作,孩子並具體運用在後續的工作營或是岡林校友回娘家的活動之中,由孩子 與來賓一同捏泥巴製土磚,或者和返鄉的校友進行台語的家鄉故事接龍比賽,展現孩子 們獲得培力的自信,也讓返鄉、返校的賓客重溫家鄉文化特色。此外,韌性工作坊會後, 團隊成員持續延續帶領兒童向在地耆老學習在地知識,讓敬天愛人的觀念能夠內化在孩 子們的心中,以李爺爺的土角厝構築為靈感,在暑期招募兒童與學生一起建造 1:30 的 土埆模型,目前已轉移給左鎮國小,也開始和左鎮國小高年級教師著手規劃主題式教學方案。

          2017 年 1 月初,趁該學期成果展之際,與左鎮國小李校長閒談過後,決定在左鎮 國小校內以就地取材和協力造屋歷程,蓋出一個文化生活舞台,遂接續地與左鎮國小老師進行 Design for education 系列工作坊,界定後續事情的發展,確定現有校園課程正在 進行的活動。透過參與式設計,引出教學所需要的機能需求,也將課程設計與這次的構 築行動產生關聯,讓構築不再單單只是構築,而是能與教學結合讓影響層面擴大。併隨 著教師工作坊的教學專業研習的同時,透過老師的協助,也成功利用棉花糖遊戲帶領孩 子們學習空間營造的初步概念,並帶著孩子想像未來生活舞台的模樣並將它畫下。學校 和老師們從旁觀察到學童熱烈的學習反饋,也與教學團隊進一步開始構想針對高年級以 上的 young maker 的年度育成計畫,讓學童從和國小老師的協同教學中,漸進地參與下 半年度生活舞台的構築工作。

          一趟親近土地的學習旅程還在進行中。本來在大學通識和專業課堂的實作、設計思 考課程,觸動不同世代的連結,也開始捲動了當地教育系統和地方社會更為有機的發展。 此時,不論是社區或青年學子向耆老和過去先民傳統的土埆或相關工法技術,是尋根溯 源,也同時認清自己是誰,從何而來,進而併肩協力,以身心投入之姿,捏塑出對家鄉 的「黏著力」(認同)。

(2016 年人道建築將成果交給公舘社區發展協會)

三門不同課程的老師學生助教們,共同製作原尺寸的土角模。

(2017 李朱川爺爺土埆厝於左鎮國小)

(2017 透過帶入建立空間感的遊戲,

左鎮國小孩童也學習著如何團隊合作建立)

(2017 成果展祖孫同堂的對話)

(左鎮社區居民分享土埆厝趣事)

(2017年4月30日創新課程工作坊學生即興創作)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