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的台南震災,公舘社區因近臨近震央,震級達6.3級。所幸社區沒有重大傷亡,且土角厝模型仍屹立不搖
撰文 / 許倍銜
從設計到社計:農村中的構築實驗
心中的義築萌芽
過去建築領域的構築實作,大多是小規模的製作,目的在測試建築的局部或某種構造單元。這樣的實作,也許能夠感受到材料、體驗到構築的程序,但不是一個可以真正使用的完整建築。我希望可以帶領學生測試完整的建築,也許規模不大,但可以體驗從設計到動手搭建、完成一個建築的過程。 再者,希望有具體的使用者與場域,讓參與的學生們能夠離開學校、進入更真實的世界、與外界接觸與合作。如此課程施作的模式接近業界面對的狀況,提供學生們一個真實而能夠啟發學習動力的基本設定。另外,過去我們較少關注鄉村環境,而大多把目光焦點放在城市環境上,我們是否能將注意力轉移到鄉村呢?這樣的想法已經存在我心中已久:可以規劃一個以動手實作、完成輕型建築為目標的課程,以農村環境做為場域,與農人合作交流,不單面對設計與構築搭建,同時也面對社會現況、進行社會參與。另外,選擇了以竹材做為主要的構築材料。竹子是台灣普遍存在,但卻是大眾陌生的構築材料,一般建築領域也不常使用。竹材雖然仰賴大量的人工處理,但價格十分便宜,且適合用於學校的教學訓練,而使用竹材的構築容易融入農村的氛圍與環境。近年來自然有機材料的使用逐漸獲得重視,透過構築的過程,讓學生認識竹材的特性,可以對竹材的在建築上的利用達到一些推廣的效果。
課程一開始便帶同學們前往農村裡認識竹子、製竹材的過程,並親自感受竹材重量。
與峨眉農村相遇的契機,義築課程的誕生
在2013年的春天,我與家人參加了在峨眉鄉湖光村,由當地社區協會所舉辦的春耕插秧體驗活動。我們的手握著青青的禾苗,雙腳陷在柔滑的泥巴裡,呼吸著那股田間特有的氣息,同時感受著農夫的辛勤耕作和鄉間的美好自然環境,而潛伏在我心中的想法突然間變得具體。插秧體驗的活動之後,在農村的農場裡用餐,聽著農場主人解說當地的歷史與風土民情,感受到社區人士對於這片土地的熱情與期許。筆者向社區人士提出課程合作的可能,而且很幸運地,得到正面的回應。與峨眉的相遇是一個意外的邂逅,也許事情在冥冥之中已有安排,只等著邂逅的出現。然而有了這樣的交流基礎,我並無法立即開設一個對應的課程,因為相關的支持條件還未到位,人事、經費等都還是未定數。一年之後(2014年),透過計畫申請到了經費,同時也獲得義築協會志明的的大力支持,同意一同投入在交大的這樣一個課程,確認了可以參與的教學人力。在這一年之中,累積了更具體的關於課程設計的想法。帶著想法,再度回到湖光村,與社區人士進行多次的討論,確認了可以使用的空間以及大致的合作方式。至此,確認了這一門名為「智慧生活與場域義築」課程的出現,也確認了合作的場域。
峨眉鄉湖光村一景
當作品真正融入在地:被使用以及一起老化
透過課程完成的五件作品,存留在峨眉鄉湖光村場域,成為當地環境的新元素。以「織竹」作品為例,它是一個多用途的室內空間,可以做為教室用途或是支援其他各類型的聚會活動。這件作品在完成之後,立即獲得頻繁的使用,社區銀髮族的相關課程,以及給予兒童團體的生態教育課程,經常在此空間舉行。社區人士在其中加入了許多在地的元素,包含各式農村農具和歷史生活器具,讓「織竹」同時做為活動空間與展示空間。作品的外殼轉化為一個藝術展示的介面,社區與藝術家合作,數次在其上掛上畫作或者攝影作品,舉辦短期的藝文活動。因為這件作品位在室內,相對於其他四件作品,獲得最好的保存與使用;其他作品則或多或少地出現了老化或損壞的現象。自然生態的竹構築,在室外接受狂風暴雨的考驗,出現了老化損壞的現象,或許已經在預期之中;然而,這是一個需要檢討的部分。幸運的是,社區人士支持對於自然材料與生態構築的追求,並將此視為一個對於自然力量的學習。未來的構築活動,應該要能夠基於過去的經驗而獲得檢討與學習,並思考未來的改進策略。
(圖左)織竹施工中 (圖右)接近完工狀態的織竹
開設義築課程不是一個輕鬆的工作,相對於一般的課程,我們需要整合更多的資源,包含經費、人力與物力。在課程期間,面對大多數非建築背景的同學們,而需要將他們訓練成為可以執行專業工作的人員,這代表著,教師需要付出更多的心力,且需要以非傳統的方式進行教學訓練。在學校裡,我們基於跨領域教育的精神,讓來自於不同科系的同學分工合作,從場域調查、設計提出、到構造和結構設計與測試,一直到最後在場域中實際動手搭建完成作品,這樣的過程是一般課程難以提供的。義築活動做為課程最末的一部分,也許是一個融合激情與熱情的閃亮閉幕式,但是課程希望傳達給學生的精神,卻不在此結束。經過了這樣一個充實的鍛鍊過程,學生們學習到的是,不要去懼怕陌生的挑戰、不要去懷疑人的潛能。在課程結束之際,學生們得到的是自我實踐的感動、與土地的親密情感以及團隊合作的寶貴經驗。這樣的學習經驗,將會轉化成成長的養分,一直陪伴著每位學生。
對我個人而言,義築是一個教育,我們能夠給予社區的,遠不及於我們從過程中得到的學習與成長。雖然伴隨著這樣的課程與活動,我們達成了一個接近社區營造的成果;然而,社區營造是一個高難度的工作,且需要長時期的投入和持續耕耘。過去在社區營造層面,我們做得不理想,在地的經營不夠深入。基於這樣一個檢討,我決定繼續在同一個社區經營,且對於後續實體構築的形式與規模,都需要更小心地處理。另外,有感於構築不是唯一的環境提昇手段,且青年學子們有許多好的創意和科技能力,在新一波的義築課程中,我們正試圖以社會設計的角度來切入農村議題、思考實體構築在這樣的社會設計架構中扮演的角色,且會融入更多的科技,以結合科技的社會設計,來為台灣的農村引入一股更強的提升力量。
義築行動過後的思考
「line one」結合建築的鋼索工法,穩定結構調整角度,並加上LED燈,寫程式控制燈光明暗,帶來報時功能。
過去,自己做為年輕學子時,投入建築領域是因為對於設計的熱愛,以及對於能夠創造美好環境的一種憧憬。隨著年紀的增長,逐漸的體會,建築不是一個目的,而是一個手段;建築的力量不在於本身的美好,而在於它如何能夠服務人們,成為人生活的一部分,且對於人們的生活達到提昇的作用。其次,科技持續地進步,建築領域應該要能夠積極地融入科技。結合電腦的輔助,建築的設計和生產可以更有效率,甚至透過標準化的自動生產過程,讓一般人力也可以快速對建築構件進行組裝搭建。這是建築人可以努力的方向,我們不僅面對現場的構築問題,同時也透過專業能力,讓有品質的建築可以普及,發揮更大的環境改造的力量。另一方面,我們對於建築的定義,也許不需要固守於傳統的實體構築概念。未來的建築,勢必融入更多的智慧科技、具備智慧的能力,而這當中同時包含軟硬系統。透過新式科技(例如互動和物連網科技),建築的能力獲得拓展,可以用一個更具彈性、不受限於實體存在的方式與人們互動。基於這樣科技融合建築的設定,我期望,未來的建築能夠更有效地服務人們,而這也會是我持續努力的方向。
建築的初衷
本篇文章同時收錄於義築半年刊第二期
|許倍銜|
國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 助理教授